景點
柏林【國會大廈】
背景
19 世紀 60 年末到 70 年初,北德意志聯邦與南德國家議員合併成為新的國會(議會),為了要讓國會更有穩定的秩序和運作,當中的成員提出應該要有一個更大的會址與更完整建築來擔任這項任務。
而一座合適的新建築,勢必得經過詳細的規劃與組織,國會透過設計比賽來選任能擔此建案的建築師。在這期間,國會僅在 70 天內就在萊比錫街 4 號的陶瓷廠作為站據點,將其改建為臨時國會建築,接下來更積極迫切的籌畫。原本預計在五、六年內即可將一切新建築計劃完成並正式進駐,實際上,這過渡期卻歷經了整整二十三年。
地基
新建築在規劃地址時就有了困難,建築委員會所選擇的國王廣場(Königsplatz)已有藝術收藏家拉辛斯基的宮殿,原以為在國王的支持下,即能將此地取來作為新建地,事實卻遠不如預期,雙方因此起了爭議。雖然國王也覺得這是一個好的地點,卻也不願沒收拉新斯基的財產。
委員會後來達成共識,決定將建築改在為西側建造,那時也已經至找不到更適合的地點了,只是多次上呈國會都被駁回,許多議員無法想像他們工作的地方原先是劇院和娛樂場所。1872 年,拉辛斯基病逝,東側計劃似乎可行了,但還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協商,拉辛斯基的兒子才同意以更高價售出這塊地。那時已經又過九年了。
計劃(1881-1884)
藝術宮殿的保留曾受到公眾激烈的討論,即是否能只對原來的宮殿進行改見就好,如此一來亦可保存大部分建築的原本樣貌。但隔年德國還是決定一次新的設計競賽,並依照建築師工程師協會要求,只允准說德語的建築師來參賽。在 189 分的設計當中,最後由法蘭克福設計師Paul Wallot(保羅‧瓦洛特)的設計案獲勝。
Paul Wallot(保羅‧瓦洛特)─取自網路。
1880 年,國會通過一道法律,就是擔任國會建築的設計師必須與建築學院的進行合作,因為該科成員也參與了建築競賽。但這樣的合作計畫讓瓦洛特的工作更加辛苦,他的作品經常被過分、細膩的公開批評,及至最後,外界對於這些評論者的客觀性也產生質疑。另外,這項計畫的建築局監督部門也不時提出設計更改要求,使得瓦洛特每幾個月就不得不對內部設計和外牆作修改,直到 1884 年 6 月 9 日,新建築才奠基完成。
瓦洛特對新建築的期許,希望藉此將德意志國語文化為統一的新德意志風格。在建築外觀,以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風格所設計的柱式系統,以及玻璃拱頂的設計。看似兩個衝突又跨世紀的建築文化,卻在這樣設計作品中結合了。
山牆裝飾
位於建築立面入口的山牆上藝術,體現了出當初德意志帝國是由不同的分國及州組成的,正中央有著德意志國國徽─帝國之鷹,其上的皇冠猶如德意志的榮耀,兩旁守護者的形像是德意志重要的兩條河域擬人化身。
刻字
在山牆底下的DEM DEUTSCHEN VOLKE字樣意思是為德意志人民,這棟建築將為德意志全體人民服務。這三個刻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1916 年才安置上去的,由德國著名建築師兼工業設計家 Peter Behrens(彼得‧貝倫斯)以當時最盛行的安色爾體塑造,而字體材料是採用 1815 年廢棄大砲的鑄鐵熔化後造的,每字母高 60 厘米。
能源技術─關於玻璃拱的設計
採光:建築上方除了有上頭的玻璃拱,本體建築中也有兩個天井,透過兩者來大量取得自然光,大幅減少白天使用能源。玻璃拱下的圓頂核心,倒懸吊一圓錐柱,並延伸於議會大廳,其上運用 360片稜形鏡面來進行光線反射,為室內帶來明亮的照明。它好像倒過來的玻璃塔。
通風:建築屋頂上裝置了一百組太陽能光電板,其裝置運轉可獲得 40 千瓦的電力,室內外空氣界又藉由自動窗戶來讓空氣保持通風的狀態。
玻璃拱下的圓錐柱,透過吸收熱能來獲取新鮮空氣,充分運用了自然資源!這樣的設計把建築所需能源消耗的顧慮也一併考量進去,裝置硬體設備所帶來的損耗和噪音都免去了。
地能:由於德國地理位置關係,氣候長期處於偏低溫的狀態,要是進入冬天,建築能源消耗將更加龐大,因此透過綠能設計所產生的熱能,轉存入建築三百公尺底下,以供於冬天暖器和熱水;同樣的,也在寒冬低溫時將冰水儲存於底下六十公尺的地下水層,以在夏天時作為供應。)
引用:http://www.ecohouse.org.tw/berlin/berlin.php
國會大廈黑暗時期
1933 年,隨著希特勒任職總理,納粹黨在幾次政治衝突中逐漸主導整個議會,同年 7 月,議會名存實亡,原本建築也在過去的衝突遭受縱火損壞,雖然建築體有作臨時修補,卻仍形同廢棄建築。二次大戰期間,大樓窗戶被填堵起來改作為碉堡,後又有醫院的婦產科牽至於此,有數百名柏林人在國會大廈出生。
一直到 1945 年,建築遭受美英聯軍的空擊,也被蘇聯作為納粹黨政府的標記進行砲擊,建築屢次遭受將被摧毀的局面。戰後的國會大廈及周圍地區猶如廢墟一般。
德國分裂(1945-1990)複修
1955 年,聯邦議會決定修復大廈,但當時德國仍處於分裂狀態,因此最後沒有結論。1961 年,建築師保羅‧包姆嘉騰在一場招標中獲得計畫和組織重建,並於 1973 年修復完成。只是建築表面的刻飾不復還原,角樓的高度也作了調整,許多建築結構都以石綿作為覆蓋,而新的樓層也多用這項建材,改變許多建築原先的結構。大會場擴大了一倍,可容納重新合併議會人員。
兩德合併後,聯邦議會才又重新牽於此會址。
Asbestos(石綿)─取自網路:天然的纖維結晶狀的 6 大矽酸鹽類礦物質的總稱,裡頭含一定的水分,分裂時成白色、光滑且彈性。
其礦質特性柔軟,有絕緣、絕熱、隔音、耐高溫、耐腐蝕、耐磨等,廣用於商業建築、公共建築及設施等建材。也因它絕熱的特性,因此也應用在電器、汽車,或家庭用品等。
改建(1991-1999)
1991 年,議會重新簽至於此,搬遷計劃中,議會認為國會大廈必須改建一座現代化議會大廈,並於 1993 年開始招標。最後由 Norman Robert Foster(諾曼‧羅伯特‧福斯特)以玻璃頂籠罩大廈的設計案脫穎而出,不過之後因美觀和建築預算問題設計案未能獲得批准,但福斯特仍以其他種設計方式來贏得招標,接下建案。1995 年,福斯特展示最後的作品,是一座玻璃、可行性的拱頂,也成了國會大廈拱頂的最後的設計規模。
電話:+49 30 22732152
地址: Platz der Republik 1,
11011 Berlin, Germany
開放時間:08:00–00:00
參觀費用:免費,需預約
預約網址:
https://goo.gl/im15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