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Column
拉侯什暨冉內芮住宅-1923年作品
拉侯什暨冉內芮住宅
Maisons La Roche et Jeanneret
法國巴黎(Paris 16eme arrondissement, France),1923年。
瑞士人拉侯什和柯比意是好友,也是柯比意的重要贊助者。他邀請柯比意設計自宅,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展示個人純粹主義畫作的收藏品,包含了雷杰、畢卡索、布拉克、冉內芮、歐贊芳等人作品。作品的醞釀期間,是柯比意出版《邁向建築》的時間點,也是1918年出版的《純粹主義之後》的數年間,正是他積極表達純粹主義的繪畫與空間概念重要時間。兩個住宅,一戶是拉侯什自用,另一戶則為他的音樂家兄長亞伯‧冉內芮自用。兩戶之間有一共同壁,但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機能需求。拉侯什單身,有繪畫收藏展示的需求,而柯比意的哥哥冉內芮,則是已婚有兩個小孩的家庭。
經過幾個不同配置的方案,柯比意最後採取「L」型的建築配置,在巷道囊底部分配置了拉侯什的住宅,巷道軸線的端點在形式上放置了一突出曲面量體,底部挑空作為停車空間使用,曲面量體背後的空間即是拉侯什用來展示他收藏的畫作空間。另外在內部的空間中,柯比意嘗試發展他對於空間的新想像─建築空間漫遊(Ia prome-nade architecturale),在空間的行進中展現各個視角對建築空間的體驗與感知,並且透過刻意安排的光線暗示空間的存在與延伸,而形成了時間/空間四維關係,可以視為在那個時代柯比意對愛因斯坦及龐加萊針對空間中的時間知覺理論的詮釋。
旁邊亞伯的住家,在空間機能需求上與單身的拉侯什迴然不同。亞伯‧冉內芮的住宅是提供給一家四口空間使用,在基地條件與經濟考量需求下,不似拉侯什住宅的內部空間,可以進行許多的空間表現,必須將每一分空間做最好的運用,也導致冉內芮住宅中的空間形式與構成較為規則。這兩座雙連建築,成為柯比意針對現代空間的第一個清楚詮釋。在冉內芮住宅中,柯比意陳述:「家庭生活空間,試著配置在建築物的上部,讓屋主得以逃離街道,朝向光線及純淨的空氣。」
在這兩座住宅中,我們見到了空中花園、自由立面、水平帶狀窗、抬高的地面層等等(自由平面尚未清楚地表現),這算是柯比意「現代建築五要素」的起手式。
策展人:王維周
指導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柯比意基金會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do_co,mo.mo taiwan
協辦單位:
北科大藝文中心、
北科大建築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
法國在台協會、
東和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