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Column
莫里托出租公寓-1931年作品
莫里托出租公寓
Immeuble Iocatif a la Porte Molitor
法國布隆涅畢央古(Boulogne-Billancourt,France),1931年。
莫里托出租公寓所在的基地恰好跨了兩個行政區:布隆涅畢央古及巴黎十六區。這座公寓建築是全世界第一座全玻璃立面建築,設計期間是柯比意在提出光明城市的同時,利用這個機會來實現「光明城市」(ta ville radieuse)的建築單元。基地所在的位置在巴黎西側邊緣,附近有佈隆涅公園,以及巴黎市政府配置的體育設施,對於柯比意而言,就是個「光明城市」表現的絕佳空間。柯比意選擇這塊地時,恰好是地產商「巴黎王子公園」(Paris-Parc-des-Princes)所開發的區域,讓柯比意這座建築得以大膽利用玻璃立面,向外開放。
建築物的機地尺寸不大,立面寬13公尺、深度26公尺,地面層留有六間佣人房,以及管理員的住所使用,四到七樓每層樓兩個背對背公寓,分別面對前後街道。八到九樓由柯比意本人購入,作為他自己的工作室及公寓使用。
建築物的特色之一,除了提到的玻璃立面之外,柯比意使用內華達玻璃磚砌出立面腰牆,也使用在配置了廚房的採光井,避免相對的公寓住戶相互看見,卻同時保障了光線的穿入。另外一座知名的現代建築、由皮耶夏侯設計、1931年完工的「玻璃屋」(Maison de verr)亦使用內華達玻璃磚砌起整片立面。
過去傳統歐斯曼式的巴黎公寓空間配置在此完全顛覆,頂樓佣人坊在此配置在地面層,而柯比意頂樓住宅居然成為最佳的住宅空間。在他200平方公尺的自宅中,正面作為工作室使用,尤其是他配置了個人的畫室,利用東向的陽光創作。背向的空間,則配置了他跟太太的臥室,臥室中刻意地配置了像船艙內的浴室空間,以及廚房、餐廳等。令人好奇的是他將客廳配置在前後單元的正中間,利用天窗及向著天井的高窗採光,配合著單軸旋轉門的開啟,以及室內的色彩配置,形成一幅立體派畫作。
策展人:王維周
指導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柯比意基金會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do_co,mo.mo taiwan
協辦單位:
北科大藝文中心、
北科大建築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
法國在台協會、
東和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人:王維周
指導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柯比意基金會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do_co,mo.mo taiwan
協辦單位:
北科大藝文中心、
北科大建築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
法國在台協會、
東和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