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的磚

製磚過程

傳統磚以粘土為主原料,經練土、成形、乾燥、入窯、窯燒、冷卻即完成。
磚的種類大致可分成建築用磚與裝飾用磚兩種,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建築用磚。

製磚過程
製磚過程 ( 本圖引用自discovery影片 )

 

紅磚 與 青磚

紅磚是台灣最常見的磚頭,一般鄉間小路都可以見到,這種磚頭以以粘土、頁岩、煤矸石等做原料,進窯後燒至約900℃,熄火後自然冷卻,因為窯中的空氣流通有很充足的氧氣,因此磚中的鐵元素會被氧化,磚就成了鮮豔的紅色。

青磚則是常見於大陸北方,例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宮)整座建築結構部分都是用清磚建造的,外表看起來紅牆碧瓦,灰泥層的下方卻都是青磚。青磚的原料是粘土,在窯中會燒至1000℃,冷卻時會在窯中澆水,水份遇熱在窯中形成水蒸氣,阻隔了謠中的空氣流通,因此磚中的鐵元素沒有氧化,磚就成了青色的。據說古時候的青磚冷卻時並不加水,而是燒時是在密閉的窯中慢慢降溫,這樣子生產的青磚比現在青磚更堅固,向石頭一樣質地很細緻。

紅磚比起青磚,生產工法較為簡單,容易用機械大量生產,所以價錢較便宜,被廣泛運用。而青磚製法複雜,產量少成本高,但是它比紅磚結實,有好的耐鹼性、耐久性。

紅磚
紅磚 ( 本圖引用自http://leadchang.com )
青磚
青磚 ( 本圖引用自 www.zshunfa.com)

 

清水磚 與 混水磚

這兩種磚的稱呼是以磚的質地來區分,簡單的說清水磚是磚頭中的上等貨,製作泥磚時會篩掉較粗的顆粒,燒成的磚要求大小要一致,菱角分明,色澤漂亮,專門用在直接露出紅磚本身質感的牆面上,叫做清水牆。

而混水磚就是用在不會露出紅磚的牆面,像是台灣一般室內設計的隔間牆,都是用混水磚砌築的,這樣的牆因為還會覆蓋水泥砂漿,因此質地、形狀、色澤就沒有那麼要求。

清水磚與混水磚的比較
左邊的清水磚質地明顯比右邊的混水磚精緻 ( 清水磚圖引用自 http://www.mashup.com.tw )


 

多孔磚 與 空心磚

多孔磚,顧名思義就是孔洞很多,但是孔都小小的,空心磚則是洞很大,但是洞的數量少。多孔磚孔隙率在15~30﹪,這些孔洞讓磚的重量變輕、熱及聲音的傳導都低,保溫隔音,砌築時因為水泥砂漿會填進孔洞邊邊形成插栓效果,所以也耐震,可用於承重牆部位。

多孔磚
多孔磚( 本圖引用自 www.hdqyjc.com )

 

空心磚孔隙率在15﹪以上,通常用在主結構部位以外,他的優點是可以節省粘土的用量,還減輕了運輸的重量、建築物重量,還有砌磚的勞動力。

空心磚
空心磚 ( 本圖引用自 glwljc.com )

 

德國非常進步的製磚機器,製的磚也是屬於多孔磚。

 

耐火磚

耐火磚通常應用於鍋鑪、焚化爐、煙囪、壁爐等需直接與火焰或煙氣接觸之處。

耐火磚
耐火磚 ( 本圖引用自www.shin-ho.com )

 

混凝土磚

到了現在混凝土技術成熟,磚就不再局限於用傳統的天然黏土製造,下圖就是就水泥製成的混凝土空心磚。

混凝土空心磚
混凝土空心磚 ( 本圖引用自www.cqsxqjc.com )

 

東西創意工務所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29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