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積植間-等待的建築儀式】-呂佳興
呂佳興同學期望以系統設計解決都市問題,他由植物磚開始,進行了公車亭的設計,希望植物真能夠的變成設計的一部分。
在磚內壓縮了土壤與養分,可以讓植物順利生長,並隨著季節時間變化,讓公車亭在四季擁有不同樣貌。設計出「會發芽的建築材料」。
|
【Déjà vu-廢墟孵化器】-楊孟軒
楊孟軒同學從後工業時代的角度出發,在過去工業時代,工廠或礦區的開採,看見了工業時代污染的情形,並且發現其實礦業汙染是台灣重金屬殘留最嚴重的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用地逐漸廢棄。選擇的基地座落新北市瑞芳的水南洞煉銅廠,他察覺,當地只剩下芒草可以生存,但卻在文獻中發現,過去此地曾為一片森林。但現今卻僅能生長芒草,於是調查芒草的特性,發現芒草會自然吸收重金屬,其為一種生質能產業的作物。
並探究芒草渣,發現其可以作為建材合板,並可結合「十字木結構」傳統木工技法,製作出芒草合板後,將其裁切為條狀,利用十字木結構作出卡榫,期許運用這種新的建材,結合當地需求,創造出能夠清理殘留重金屬的生質能地景系統。
|
【Meta(bio)lism】-黃子榕
黃子榕同學以在大樹鄉盛產的鳳梨發想,他觀察到高屏溪河水會定期氾濫,能在此地收集到高嶺土,並混合鳳梨纖維,研發製造而成鳳梨磚。用數學計算出其形狀,燒製成磚。期許透過建築,改變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從新建構人對自然的想像。
|
【The Inn】-劉牧懷/張家瑋
劉牧懷同學與張家瑋同學以高雄鼓山區做為基地,他們觀察到現今的安寧病房其實對人生來說,是不夠友善的,壓抑著等待死亡。且現今台灣的土地,土葬幾乎已經飽和甚至過量,希望能夠有一個過程,讓人改變態度,區域規劃結合了安寧病房與教堂與苗圃樹葬墓園,希望藉由轉換整合這個區域,讓人們不會懼怕死亡,能夠循序漸漸地接受,了解其為人生必然的過程。
|
【猴硐旅遊說明書】-陳彥安/張境辰
陳彥安同學與張境辰察覺到,猴硐目前的凝聚型態較為散落,隨著當地光觀的興起,缺乏了一些系統性的整理。於是期望將猴硐在坡地這一塊區域,重新規劃。讓當地的人與貓咪共處,也設計了貓與人共生的場域。期望在居民、遊客、與貓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發展。
|
【祭】-李政節
李政節同學以宜蘭頭城為基地,想要利用民族文化精神來思考台灣的新城市建設。基地位於早期吳沙到宜蘭第一塊開墾的地方。十八世紀海口淤積,漸漸的海水沒有辦法進入,使得這個區域變成了生態濕地,也逐漸因為開始生長了一些水生植物,讓此區變成宜蘭居民的經濟命脈。但在5年前,政府預計開發此地,因此把此區塡起,原有面貌已不復見。
基地位置為此區唯一尚未被開發的部分,希望能夠在這塊基地上,保有原先此地擁有的文化背景。於是選定了頭城「搶孤」的主題作為設計主軸,藉此吸引觀光,在搶孤季節可以舉辦活動,而在平日則可作為市集販賣鎮上名產如鴨賞等。也結合博物館型態,將地坪分為四個空間,分別用以復育植物,存放當地歷史文物,候鳥棲息地,與深海廊道體驗區。建造融合地景與歷史記憶的空間。
|